- me want faat daat
- Posts
- 如果想去外國試下
如果想去外國試下
多謝大家支持 me want faat daat!如果你睇完呢篇文覺得可以睇多幾篇,又或者想推薦其他朋友睇,咁就要快啲 click 下面個制 subscribe 喇 👇
想睇我之前寫過咩?快啲 click入黎啦!
英國政府係上個禮拜公佈 High Potential Individual (高潛力人才) visa 計劃,就算你學士唔係讀港大,都可以讀翻個碩士,然後申請短期簽證兩年,再搵機會申請長期工作簽證。對於無 BNO 又或者無咩家底嘅朋友嚟講,呢個簽證算係低成本嘅移民入場券,有條件又想試下水溫嘅不妨一試。
見到呢單新聞,我就順手去搵下英國收入中位數、生活成本等等嘅資料。睇翻英國國家統計局嘅有關個人收入嘅數據,20/21 報稅年度嘅年薪中位數就係 31,285 英鎊。如果按而家英鎊兌港幣 9.88 左右,年薪即係港紙 ~ $ 310,000,月薪就 ~ $25,700 。扣埋基本 20% 稅,收入就大概係 24,000 - 25,000 鎊、月薪兩萬港幣左右。
就咁睇人工,英國同香港差唔多,但如果睇埋其他福利,例如英國五天工作嘅打工仔有 5.6 週(28 日)有薪假、OT 點都少過香港同醫保等等,得閒歐遊話咁易。至於生活成本,有睇新聞就會知道香港唔知蟬聯幾多次全球生活成本最貴城市。ECA International 啱啱出報告,2022 年生活成本最高嘅頭 5 個城市係香港、紐約、日內瓦、倫敦同東京。除咗人人都知嘅高樓價,係香港飲杯咖啡、買蔬果同油(無論食用油定車油)都貴絕全球,外國嘅月亮真係圓啲咁。
無論你想去英國、加拿大又或者第二度 working holiday,我會先考慮下面幾點:
1.你嘅 priority 係咩?
雖然我都成日心思思想試,但諗到呢幾年環境唔難專心儲錢 🙃,而我嘅目標就係越早唔使 do 越好,又未咁急切要走,咁咪過多幾年再諗。得你自己先會知自己想趁有精力出去行幾年、想積極搵銀、定係想建立職業生涯先,達到邊個目標先你會最有滿足感?咁咪做嗰樣。
2.去到邊都係要生活
如果唔使煩住,係香港儲錢真係易過唔少地方。之前見過話係北歐做 data scientist 嘅網友話落袋嘅錢其實得兩萬幾,同我想像嘅都差一截,仲要出街食個普通三文治 + 果汁就 $7x 港紙,住都唔係話平好多。當然去外國生活嘅唔淨係為人工,仲有 work-life balance、政治社會環境等等。係外國可能真係 happy 啲,但你去得生活就點都會有其他嘢煩:可能係文化差異,可能係生活習慣,都可能係要一段時間先重新建立到社交圈子,無得就咁攞個秤x > y 咁比。
3. Just do it ✔️
無論有幾多錢,佢都係幫你達成目標嘅工具嚟。所以如果你真係好想好想出去闖蕩下而又最擔心錢,我會最鼓勵呢種人去試咗先,因為用嘅錢未必你想像咁多。好似我讀大學嗰陣一個人 backpack 歐遊差唔多一個月,所有使費用唔著兩萬,仲要我都幾「豪」:租 airbnb 全部住獨立房 + 獨立廁所或者成間 apartment,餐餐食出面,仲買唔少手信翻黎(我連覺得好聞嘅洗頭水都買咗好幾支 lol)。如果你係打算 working holiday、點都會搵啲錢,咁就更加唔使咁憂錢。無論我有 10 萬定 30萬,都換唔到呢二十幾日、用萬幾蚊就換到一世都記得嘅經驗。如果唔係疫情無得出去,我唔知行咗幾多轉 🥲。時間同精力係咁多就係咁多,但有心搵錢就一世都搵唔完,尤其呢個時代就更加要善待自己,想試又有條件嘅就試咗先啦!
祝大家荷包早日fat fat 🤑
- me want faat daat